內地10月票房收入跌3成 全年或難實現600億目標

即時中國

發布時間: 2018/10/31 12:43

最後更新: 2018/10/31 12:44

分享:

分享:

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,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可能衝擊消費市場。

盡管有十一黃金周加持,但內地10月整體票房不盡如人意,截至昨日下午3時,月內累計票房收入為35.7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按年下跌約30%。

有分析認為,中國市場不可限量,關鍵是沒有好電影;要實現全年600億元票房的目標「希望渺茫」,暫時只能寄望下月進口片衝刺。

缺乏電影佳作 調檔、撤檔頻現

內地《證券日報》報道,暑期檔過後,電影市場逐漸呈現新片疲軟、老片乏力的狀態。淘票票專業版App數據顯示,截至10月30日15時,年內累計票房為525億元。

其中,10月初國慶檔共有15部新戲上映,但是整體表現平平,國慶檔票房收入按年下滑近29%,為近5年來最大跌幅。當中僅《無雙》表現尚可,截至昨午累計票房為12.12億元,仍難以支撐市場。

國慶檔過後,票房表現仍舊乏力。業內人士認為,根本原因影片質量不及預期,缺乏佳作。

此外,業內有聲音認為,今年下半年以來,調檔、撤檔的情況頻繁出現。一方面,反映出片方及發行方的態度越發謹慎,另一方面,鑑於沒有新的作品接棒,導致院線的排片佔比也在頻繁更改。

寄望下月進口片

目前距離600億元的目標仍有75億元的差距,,接下來即將上線的重量級影片被寄予厚望,下月將迎來進口片的集體入場,包括《無敵破壞王2》、《猛毒》及《怪獸與葛林戴華德之罪》等。分析人士認為,新片下場具備一定衝擊力,或對市場產生積極回暖作用,是全年票房能否突破600億元的關鍵。

光大證券孔蓉表示,大盤票房往往受單部影片影響較大,偶爾檔期票房失利為正常現象,不應對整體電影市場產生悲觀。
孔蓉稱,中國擁有最多的電影屏幕數及世界第一人口數量,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、渠道下沉後小鎮青年關於觀影習慣的養成且未來票價具提升空間,中國電影市場未來或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。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